紫汉回天斗柄横,萧萧羸马困遄征。
南归昼绣恩偏厚,应有乡人笑夜行。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回味有苦益,充肠宜苦锥。其实虽地出,其雅则天资。
因思夏畦发,又见霜林吹。赖彼庶可食,此外何所为。
膻芗易爽口,鼎豆徒解颐。朝市安能羡,山林端足师。
悠然自公咏,殷勤还我贻。咀嚼岂不乐,吟哦信非痴。
一派笙歌出苑墙,隔帘犹自暗闻香。
秋来殿殿添宫漏,只有昭阳不夜长。
花石半生心,种松十围长。无限鸟投林,寒露滴清响。
晓岸披风驾短篷,平芜烟浪几重重。
鸣榔莫近荷花浦,鸥鹭早凉眠正浓。
皎皎霜前月,寒菊满径芳。光华相照耀,芳馨袭衣裳。
奈何一为别,山川阻且长。蓬根在我足,车轮在我肠。
衷情苟不渝,千载永相望。
苻坚举国出西秦,东晋危如累卵晨。
谁料此山诸草木,尽能排难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