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仙家苍茫云海东,海光上与星辰通。昭回万象森布列,灵景独应图书宫。
宫中明星十有六,一一紫焰舒长虹。珠宫贝阙相荡漾,顷刻万状难为容。
群仙无事亦来往,鸾鹤隐见空明中。翩然一鹤下南斗,流辉万丈惊蛟龙。
蛟龙惊遁海天净,惟有匹练悬高空。紫宫东南纵遐眺,晴霞五色交青红。
天孙停梭赤霄上,指点毫末分纤秾。帝傍丝纶要经纬,旋轸不待星躔终。
石渠延阁五云绕,紫泥黄纸三更封。悬知不学卯金子,馀光反借青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