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大雅日已远,斯文竞驰骛。如何舍周鼎,淟浊宝康匏。
李生奋东海,深湛托毫素。弃世吾不为,荣华吾不慕。
智用修绠级,道由斲轮悟。荒哉千载心,希声在韶頀。
刻商杂流徵,众耳信惊怖。悠悠复何言,邯郸踠其步。
浮沉将安之,岁月不我顾。汉署共遨游,相期保中路。
璚佩纷偃蹇,美人恐迟暮。八极自挥斥,先民有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