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访春丛艳最殊,寄来犹识锦霞舒。
名园自宝仙葩种,可是全因勿翦馀。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金掌气寒知露重,玉壶声近觉天低。
低昂坐作疾如风,羌管夷歌唱和同。应为降胡能蹈抃,不妨全活向军中。
穿林饮涧啸秋风,活计虽殊乐意同。自笑平生山野性,一生何事著樊中。
骑吹西城晓,衣冠一望中。尚疑归郑国,还似葬温公。
道在民先定,兵销岁自丰。故知伊吕事,千载有遗风。
一听邹书三乐辞,肃容敛衽起遐思。系天人处犹能得,自致云何不念兹。
避乱疑无地,清平尚有斯。千军犹胜负,一水即安危。
梅苑调孤鹤,琴轩钞旧诗。清缘应共享,落落问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