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溜来无限,新蒲绿未齐。
苍烟山带北,红浪日平西。
野鹜时孤往,林鹦忽并啼。
一篇行一曲,依约似青溪。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纤纤出土鲜,十日欲齐肩。解箨新枝发,苗条瘦可怜。
深春同一碧,盛暑欲遮天。篱外秋光早,园中色更妍。
空巢噪寒雀,三友热后先。早晚雷声动,青葱又一年。
凉风动千里,孤坐思沧洲。白露洗明月,青天此夜秋。
壮士何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泪先垂。
数里无人到,山黄始觉秋。岩间一觉睡,忘却百年忧。
黄芽十月晚菘良,绿英三尺芥根香。除大瓮,置深廊,山家蓄足御冬粮。
微雨过,庭院净无尘。天上秋期明日是,人间月影十分清,真不负佳辰。
称寿处,香雾绕花身。玉兔已成千岁药,桂华更与一枝新。喜气满重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