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暗雨疏花,沉云翳月,漏残忘晓。愁深梦浅,怕说别来怀抱。
忆当时、寒螯共吟,智琼雅制新声好。向万梅影里,红牙低拍,覆觞同笑。
谁料。分飞早。剩绣户题笺,尚留印爪。苔阶画槛,衬绿一庭芳草。
甚春归、人犹未归,片帆望断离思峭。愿晴丝、系住流光,慢遣芳华老。
皤然二老,似江左风流,惠连康乐。纶竿七尺,雨笠风蓑同著。
长啸东临海若,携手入、天台采药。从公看弈仙家,拚取斧柯遗却。
行脚。苍岩翠壑。笑肩拍洪崖,弟酬兄酢。山中留客,童子一双驯鹤。
休恋烟霞高卧,看早晚、蒲轮西洛。须倩妙手长康,重画麒麟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