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序更朱籥,宵弦落翠蓂。人同散骑直,天与大夫醒。
鞅掌曹留事,羁孤坐刻铭。整冠谁辨谤,隐几独忘形。
夜色先归树,凉飙欲破棂。锁扉来叠鼓,卷幔入疏星。
綷羽依枝倦,飞花坠席馨。忧沈双蝶梦,病学一熊经。
道有支离粟,心无屈曲屏。汰沙如未及,拟杀著书青。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唧唧散凉声,因风度响轻。由来喧本寂,不有灭皆生。
宵景聊复玩,秋怀底事萦。黄姑盼牛渚,屈指若为情。
百万胡儿犯大朝,奔南狩北恨迢迢。我非办得中兴事,一点英灵死不消。
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
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
变化鸟蛇阵,横纵虎豹韬。风生群马啸,日落大旗高。
御仗森金甲,军锋淬宝刀。胜兵严壁垒,谁敢卸征袍。
岸边老树柳犹枯,红入桃花果有无。
一夜绿从冰底起,谁将蓝汗染晴湖。
平生曾有赋,忽忽蓼花居。风雨十年梦,江山一字书。
事移肝胆旧,岁积鬓毛疏。倘许高轩过,尊罍忍便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