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异果乘秋熟,分来道路长。
缄封湘箧重,题咏剡藤光。
气蓄西河润,山围大谷凉。
龙须初引水,马乳晚经霜。
衣薄轻铅粉,包圆小紫囊。
膏腴凝绀液,甘酢溢云浆。
蔗浥含余润,醅浮带旧香。
药经难仿佛,画笔漫形相。
泾洛宜秦土,汾岚利晋乡。
鳞差分万叶,珠实缀千房。
楚瑞惭萍实,江奴笑橘黄。
破酲生静爽,涤热慰新尝。
契阔初心在,提携远意将。
茂陵遗客老,痟病证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