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为郎选,南方奉使才。
书随星火落,帆拂斗牛开。
束笴闻民悦,丹毫绝吏猜。
奈矜持节重,无客对衔杯。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梁初奄巴蜀,仍有渡沪人。
汲直余蒸简,萧翁亦聚尘。
杰魂犹念沛,远梦不归秦。
幻化元超忽,何劳问大钧。
池上小亭幽,清宵秉烛游。
荷盘时泻露,萤火早知秋。
有感岁时速,无声河汉流。
殊方不堪住,归梦绕沧洲。
身游廊庙意山林,六出花开一寸心。
平地尺书叨载史,瞻天班贺齿诸任。
屡丰岁事常如昔,太素风光直到今。
收敛神功放晴景,白河半夜扫层阴。
百花妆阁晓,一炷绣帘飞。作佩充兰室,承薰入舞衣。
每从海尉至,常护汉郎归。立近御炉侧,青烟接紫微。
长白山前马似龙,相将风火入深宫。君王苦好丹青笔,犹恐鹌鹑画未工。
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