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无情老,宵云有恨低。
轻寒借鸿驶,早暝入乌啼。
晦烛风生幔,漂花溜涨溪。
滴階兼被草,聊此況凄迷。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疏雨休前槛,新英艳小丛。且欣当夏日,不用忆春风。
便可携欢伯,相从作醉翁。回头问阶药,何处觅蔫红。
盘陀高不极,碧水环其根。其上有古寺,其阳为寺门。
松桧昼阴龙象閟,藤萝岁久浮图昏。老僧四五辈,见客如惊麇。
孤烟出香积,破衲缝秋云。山长水远何寥廓,况复边秋木黄落。
钟梵空余出世音,风尘谁展匡时略。宦海飘飘一叶身,东西南北久迷津。
出门上马欲有问,寺里山僧应笑人。
周郎赢得东风便,苏子闲携夜月游。笑我南来踪迹冷,长吟赤壁过黄州。
谁来池上问源头,藻荇风牵水镜流。得共传薪扶绝业,似同立雪补从游。
国门声价瞻山斗,嵩室襟期寄壑邱。卖却船归官若水,诗成浩气欲横秋。
飒至池馆凉,霭然和晓雾。萧条集新荷,氤氲散高树。
闲居兴方澹,默想心已屡。暂出仍湿衣,况君东城住。
暝投云际宿,疑作水中仙。群壑去无路,断涯窥有天。
清猿啸峤月,白鸟宿江烟。往问前山寺,飞来有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