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司命湘君各有情,九歌愁苦荐新声。

如何不救沈江祸,枉解堂中许目成。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读君“老农诗”,一读三太息。

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恻;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

县官怒其讪,移文加诮斥;君笑答之书,抗词如矢直。

旁观争吐舌,此士勇无匹。

今君已得官,一饭必念国。

民为国本根,岂不思培植?其如边事殷,赋役烦且亟。

虎营间二千,鸠工日数百。

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

山骨惨无青,犊皮腥带赤。

羸者赪其肩,饥者菜其色。

憔悴动天愁,搬移惊地脉。

吏饕鹰隼如,攫拿何顾惜。

交炭不论斤,每十必加一;量竹不计围,每丈每赢尺。

军则新有营,谁念民无室?吏则日饱鲜,谁悯民艰食?州家费不赀,帑藏空储积。

间有小人儒,旁献生财策;大帅今龚、黄,岂愿闻此画?夏潦苦不多,秋旱势如炙。

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蔡人即吾人,一视孰肥瘠?筑事宜少宽,纾徐俟农隙;至如浮屠宫,底用吾儒力?彼役犹有名,何名尸此役?君言虽怂惥,帅意竟缩瑟。

同年义弟兄,王事同休戚;相辨色如争,相与情似昵。

余言似太戆,有君前日癖;责人斯无难,亦合受人责。

我既规君过,君盍砭我失,面谀皆相倾,俗子吾所疾。

灵源一派自银河,千古横槎照碧波。玉兔光澄天上魄,金鳞戏跃水中梭。

壮年别去乡心切,清夜追随逸兴多。为问汉廷贤使者,当时胜览竟如何。

短筇扶瘦扣烟萝,款问东山瓦鼓歌。

老倦不能讴唱得,隔窗幽鸟语尤多。

中原恶少称新李,八尺长躯勇无比。铁枪丈二滚银龙,白面乌骓日千里。

攻州劫县莫敢撄,乌羊浑脱缦胡缨。轻车壮士三十两,战则为阵屯为营。

殿前将军不敢搏,羽林孤儿甘受缚。柳林道上掠宝车,独树堆边劄毡幕。

吐蕃老帅西南来,虎头不挂三珠牌。弊裘羸马失故态,宝刀绣涩盔生埃。

步入中书谒师相,愿请长缨三百丈。生缚凶魁献至尊,不使朝廷乏名将。

相臣入奏大明宫,玉音特赐天厩骢。亲军百骑备两翼,綵旗尽出东华东。

硬弓二石力逾弩,长驱夜走涿城下。土冈无树著伏兵,两阵相当如怒虎。

弯弯弓弰抱团月,点点枪尖飞急雪。神骓未随白羽仆,贼颅已逐青萍缺。

一骑平原报捷归,天狗有声流作血。

照水月娟娟。小姑妆镜初悬。碧桃花发翠帘前。残香犹袅斜烟。

露湿旌竿铃带重。隔云神女相送。绣袂天风吹动。淩波归去如梦。

故人昔有刘文叔,此地今馀严子陵。行客漫怀千古意,相逢林下一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