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今后且休说,凄绝桂林秋。只恨高邱无女,热血洒征裘。
苦受敝车羸马,耐尽残羹冷炙,岂为稻粱谋。终投豺虎窟,死矣复何求。
山阳笛,正哀怨,怕登楼。仆将何以堪此,生小便工愁。
一臂鬼雄倘助,尽挽银河倒泻,洗却旧神州。君亦首应点,犹笑我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