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萧然此夜,到床头破历,也为陈物。分岁吴风传故事,腊酒清香靠壁。
天竹丹珠,水仙金盏,梅点晴梢雪。胆瓶相对,卓哉吾友三杰。
坐看灯下儿童,争梨觅枣,笑语深宵发。尔庆增年侬减岁,多恐修名易灭。
有愿难如,无呆可卖,愁秃盈颠发。且图酣睡,觉来明岁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