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楼佛火千轮出,汉畤神光百道来。
为报金吾休禁夜,太平箫鼓宴钧台。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高堂新月明,虚殿夕风清。素影纱窗霁,浮凉羽扇轻。稍随微露滴,渐逐晓参横。遥忆云中咏,萧条空复情。
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
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晓起山初沸,行行拨古藤。林衣分露月,牛矢散田塍。
遮目心无碍,摩云石有棱。最怜高峡上,一镜倍渟澄。
耽诗窃比城南杜,寄傲真同柱下周。花底最宜文字饮,不须羯鼓打梁州。
白发无端种种生,每逢佳节只心惊。老妻稚子知人意,但把菖蒲酒细倾。
安居九十日,閒中滋味长。幸好一盘饭,何用糁椒姜。
升堂重举话,雪上更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