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闷把衣襟捻。悄无人、西园永日,夹帘愁卷。果树成阴馀花落,双翅初齐乳燕。
蓦记起、华堂同宴。事到心中增惆怅,四支娇、泛入茸茸眼。
佯拢鬓,暗回面。
狂心半醉难禁遣。最分明、偷传心印,任旁人见。不尽书中平生意,多恐郎情未满。
寄锦字、囊封重展。午夜临窗烧红纸,纸千张、尚有言千万。
眠枕臂,并申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