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逼幽蹊,曲巷通极浦。十家两三姓,世世相托处。
举目皆累姻,出入无龃龉。男为东舍郎,女作西邻妇。
寒风及秋社,豚酒酬田祖。老巫烧纸钱,稚子喧铜鼓。
漠漠柘园烟,纷纷芋田雨。归来肆筵席,半醉相尔汝。
王租既蠲免,官事亦有数。且愿日升平,皞皞如太古。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三分春色正当中,媚景撩人处处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帘风。
病逐秋风至,年随塞草衰。
家如百年梦,身入四愁诗。
北焙联圭璧,南薰润岳池。
斋房多胜事,可但滑琉璃。
莫怨崎岖屐齿艰,但逢好友足开颜。囊中谩说长生药,且得浮生一日閒。
墙角新开白版扉,时寻樵牧弄烟霏。
代耕岂若收躬稼,赐帛可如出自机。
湖海浪游今已倦,山林独往未全非。
百年只愿身强健,长为慈亲负米归。
几程便要买归舟,身在延平已倦游。
但有菜羹供祭礼,人生何必到融州。
复道通瀛海,周垣隐洞天。云随珠佩女,霞覆羽衣仙。
秀艳疏丹粉,潜悲咽管弦。春光閒永巷,愁坐惜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