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登石渠阁,荏苒十过春。
编摩业即卒,出入命已频。
人情叹荣滞,雅意犹逡巡。
襟怀恬而旷,鬓发黳如新。
躬随省中籍,念切堂上亲。
前时动乡思,归梦趋梁岷。
乞符去故里,拜疏伏紫宸。
恩颁尺一诏,宠驾双朱轮。
朝为浮瀛侣,暮作临邛宾。
谁言蜀道远,自喜家山邻。
岁晏风惨惨,行役心欣欣。
怊怅同舍友,仳离照心人。
杯行莫辞满,分携只明晨。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羽阳宫殿悲何处。彩云萧史同朝暮。霸业久随尘,问咸阳、可怜焦土。
祗河岳,还如故。
阅沧桑,成今古。漳台片瓦皆愁侣。叹璧月仍圆,销磨秦汉经风雨。
兴亡恨,谁能补。
三载尉虽卑,诸公竞己知。荐书常沓至,宾幕每牢辞。
玉立风神峻,河倾议论驰。他年继质肃,应有后人祠。
凭阑南望凤凰台,欲向君家把酒杯。二老生辰先后接,九重恩诰一齐来。
丹丘琪树连枝发,玉井青莲并蒂开。闻道好音相对笑,褒封将及到三台。
将泪滋兰,禁寒倚竹。枯肠尽日餐秋菊。河山风景总成非,颓阳衰草蜗牛屋。
海徙沙新,庭荒酒熟。义熙甲子容歌哭。东淘比得富春无,不知举足加谁腹。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飒飒避霜叶,离离山塞禽。
十载乍相见,居然犹敝裘。青谁嗣宗眼,白有子卿头。
幕府如论旧,辕门或见收。便能讥陛楯,雨不善身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