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良时不易遇,散吏竟难容。稽首辞帝阙,出自都门东。
都门倏万里,云雾迷九重。眷兹同心友,结驷远相从。
从予感行迈,置酒贤哲宫。旭日丽皋薄,回飙振林坰。
兰芷犹未歇,葹菉亦已茸。泪为岐路滋,志兼物化恫。
临流复徙倚,聊以写情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