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吾观唐虞时,辅佐多也胄。
一时谋谟嘉,十世典刑旧。
古道日以衰,象贤始不懋。
近者梧桐鸣,多出芝兰秀。
杜李倡其前,刘胡继其后。
最后康乐公,卓出汉庭右。
元气倚迓续,疵国资匡救。
起予气为增,感事眉复皱。
彼出进士科,视此一何陋。
但贪一束刍,甘作一缄味。
真堪为仆僮,尚取矜廉茂。
谁能持我诗,往为披{左忄右勾}瞀。
岁华如水流难住,凋年又看行尽。做冷风酸,禁寒雨细,到耳凄然几阵。
幽窗睡稳。爱纸帐虚明,素光萤粉。屋小于舟,添来竹瓦翠筠润。
青灯如豆静对,喜观书老眼,细字堪近。时复相于,此闲领略,佳处醰醰随分。
梅华数本。待持赠无由,祗通芳讯,独享惭余,愧君还自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