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魂 其二

芳心元不为春劳,脉脉离愁黯欲销。一种幽情骚不挽,百生清怨笛难招。

静依淡月临江驿,暗逐寒云度石桥。蕙歇兰衰悲吊影,空山千古恨寥寥。

朱晞颜

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隆兴元年调当阳尉。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光宗绍熙四年,除知静江府。宁宗庆元二年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兼知临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猜你喜欢

春天阴晴无定姿,阴云未卷晴风吹。

青山表见花颜色,绿竹增添鹭羽仪。

郭外不知谁是主,眼中今日我题诗。

人生何物非邮传,敢谓吾庐不在兹。

朝立寒溪东,暮立寒溪西。

一到神顿领,熟视眼更迷。

水光不见水,但见青天无表裹。

天光不见天,但见一片清烟涵无边。

水中有天天不湿,天中有水水不入。

天耶水耶堕渺茫,只是天光与水光。

月来水天中,水天裹月如不裹。

月去水天中,水天锁月如不锁。

明月不来不去时,琉璃泡中珠中颗。

先自水天莫分别,更添月包更亲切。

水色天色月色擘不开,水光天光月光拈不来。

梦中酒渴不可忍,一口吸下骊龙腮。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

官闲亦复一笑适,理楫及此春日晴。追吟乃得伯宏父,便觉侯喜无诗声。

眼中有客久不见,长见白云成往还。风著纸窗疑是雨,酒醒忽忆在南山。

藕心榆荚不知秋,初把铜山一一搜。共出红炉添火热,散行尘世学泉流。

金边界得天应裂,宝字排成鬼亦愁。莫讶远方金铸面,贵人偏肯破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