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共诗筇访鹤,酒幌呼鱼,人在天涯。暂忍哀时泪,又螺峰送翠,小驻征车。
候烽旋闪边垒,残堞动胡笳。叹断雁惊弦,穷猿觊木,旧燕无家。
堪嗟。十年事,有寂寞玄亭,憔悴京华。雨散南楼客,剩相看哀鬓,飘飒尘沙。
款门一笑先许,清话付茶瓜。便梦绕吴船,荒江淡月啼曙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