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褚才名自古稀,可嗟高节晚相违。
迟行便足为丞相,枉受黄罗乳母衣。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小筑初开一亩基,晚风散策已相宜。
山童何急催归去,正是凉生月上时。
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清时自得閒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
午漏迟迟。绿窗人倦春将过。留春无那。看满庭花堕。
新绿帘栊,长日薰香坐。微风簸。燕子营巢,阑角香泥涴。
只须剩剪鸳鸯锦,更与重围翡翠楼。不信西风将白雪,便教吹上远人头。
绿槐影里鸟呼风,退食凉生襟袖中。满地绿苔承步幛,楸花无蒂落深宫。
皖城归未久,又复向东瓯。总为饥寒出,不然何所求。
帆飞瘴雨湿,衣触火云流。纵是囊羞涩,还须雁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