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阮生平忆共游,此君高节最凌秋。
见童少作并门骑,千亩留封渭水侯。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秋声无远近,隐处入双松。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
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
裙腰芳草抱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神仙有分岂关情,八马虚随落日行。
莫恨名姬中夜没,君王犹自不长生。
竹床纸阁净无尘,僧芋阑边偶共分。炉火夜红松节耐,渚波春绿荻芽新。
林深瀑润全疑雨,日落山寒半是云。相对不知身是客,了然房琯悟前因。
初日照池底,游鱼戏涟漪。落日延西林,蜻蜓弄斜晖。
忘情体自适,不但禽鸟微。以兹慰心胸,富贵如何违。
舍策看清溪,步屧临荆扉。青天委长流,孤云无所依。
居然忘物我,身世忽若遗。
恨未携琴至,空闻流水声。古人不相见,山月此时明。
松老僧同瘦,竹阴天自晴。烟蓑恐无分,徒抱著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