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墟落暮云寒,坏曲薪歌浃野欢。
何处饭牛归路远,一声辛苦愬漫漫。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江上逢君感昔年,往来相见陆陵前。那知宦迹如萍梗,犹得相依一水边。
老谢夺秋景,横卷披云烟。寓目不知远,何须家辋川。
直将民社同儿戏,不蓄干戈不蓄兵。军马不来无别策,只催百姓急脩城。
清诗直比谢元晖,写向丹青自入微。林影了如依石瘦,泉光浑欲抱亭飞。
山中故事今谁续,画里高流得见稀。片纸真堪抵琼玖,几经辽鹤忆人归。
画楼人醉烛高烧,滴在寒枝蜡未消。
蕊撇打莺金弹滑,花悬驱雀彩铃摇。
歌儿戏拍供檀板,妆女轻裁贴翠翘。
酒揭黄封诗嚼淡,时匀乳蜜过山腰。
江色城霞气象新,中兴岳牧用诗人。
争趋画戟高门地,窃伏荒山涨海濒。
敢望车鱼延传舍,先持笺简具州民。
猿惊鹤讶知吾意,欲醉双岩堂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