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巳孟春二十六日作

纠缠空惊祸福频,沈舟未拯更摧轮。

山头枉是轻廷尉,天上何容著蹇人。

南国祭牺堪畏楚,东门猎犬尚尤秦。

当涂莫竦支离诮,坐受朝家十束薪。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

而况乎公。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

所以极简编之从容。亦既上成书于迩英,

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

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

考盘弗为,皦然初终,

尤以见公子于元丰。盖尽其魏阙之心,

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

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庭树生秋风,炎炽夺如失。小虫鸣喓喓,高隼飞鴥鴥。

缅怀素心人,若发未忘栉。百年能几见,过眼徂电疾。

而君有官事,出言千里律。何暇喜蛩音,情与逃空一。

昨因赵卿至,戒遣书新述。篇轴不害多,无惮费纸笔。

且约来北州,樽酒留十日。晴天逼佳夕,共看华月出。

非不思馀论,门无一亲即。吾私如汲车,已脱复萦繘。

晚菘生待种,早稻行可铚。少须黄花发,秋风亦萧瑟。

倒冠独山巅,兹游或能必。

风雨良宵大半妨,清秋此日对团光。百年几度见明月,千里相思在异乡。

按曲双鸾回素羽,掠舟孤鹤振玄裳。乾坤光霁今还兆,好献瑶池万寿觞。

成仁取义是家尝,两代忠魂百代香。留发未须钉挂脑,裹尸唯见血沾裳。

东林道学传儿尽,阁老身家共国亡。泉下若知桑海事,也应同往叩穹苍。

自我结束出门时,正值世路多艰危。匪才被蒙主司录,壮图恐负平生期。

刑臣干纪作厉阶,此辈乘势为狐狸。朝中衣冠死桎梏,意外括索空茅茨。

君门万里不可测,虎豹九关那得窥。所以流殃遍海岱,使我积愤齐峨嵋。

一时安化起作孽,敢睨神器宁无词。山东铁骑皆王臣,亦忍弄兵于潢池。

高祖社稷岂易改,孝宗惠爱无孑遗。所赖天子开神聪,大加显诛不复疑。

继是诸贤出补葺,至今万姓犹疮痍。朔方三边屡入境,桂林群獠长劳师。

意者蛮貊本梗化,虽在平世亦若斯。荆巴乃是荒服内,五载恃险夫何为。

要之三将爱生事,民瘼肯与朝廷知。遂令赤子化魑魅,乳臭小儿尽绯衣。

况闻村落吏捉人,比并只为供军需。去年华林覆大众,今年桃源杀偏裨。

乃者狼兵岂得已,所过惨于熊与罴。四方郡邑所召募,纪律不一皆逃归。

以此公私厌金革,庙议复欲为羁縻。安得一下罪己诏,民得粒食莫为非。

极目双峰剑倚天,重门因设据高山。

城隍尽枕溪岩畔,井邑全居水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