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
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
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家住江南黄叶村,绳枢瓮牖席为门。自罹盗贼人传死,重见交游我幸存。
焦土更无遗简策,供厨惟有旧匏尊。黄巾迎拜何为者,自愧疏庸不足论。
终岁閒踪伴老渔,笑辞蜗角买舟居。临风惟念知交好,顾影谁怜患难馀。
潮落分明摇菡萏,天空依旧吐蟾蜍。丈夫本自心如水,何用中山一箧书。
著手园林便是奇,菱湖万顷见清漪。莲华世界成弹指,渔父沧浪好咏诗。
几辈高名千载后,扁舟载酒故人期。我来独抱淩寒意,伫看江天雪到时。
杀牛惭礿祭,黍稷本非馨。斋诵真明德,何劳执礼经。
新筑禅林傍水隈,北城连骑快追陪。正逢过雨频挥麈,有约观涛复举杯。
难向风尘嗟吏隐,便于词赋识仙才。须臾霁月山头见,似共慈云落上台。
百丈江流万仞山,一车方往一车还。若教说著邯郸梦,都在胡卢掩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