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
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
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惊听城头咽暮笳,避灾偶入老农家。枇杷花冷喧蜂翼,稻麦仓空啮鼠牙。
地僻人稀忘世乱,年深屋圯仗杉遮。故园风味炉前永,番薯甘香不用赊。
得近清光幸已深,卷帘何意欲呈身。
贪荣自遂台衡志,诏杖三加及贵臣。
千年江表自繁华,风俗犹传晋谢家。君去试过邀笛步,霜天清晓落梅花。
南询曾不涉途程,写尽山云海月情。放笔看来亲到处,一场特地又愁生。
十载驱驰念远游,挂帆一日过灵洲。萧萧烟树青山暮,逐逐凫鸥碧岸秋。
傲世功名怜彩笔,逢人意气动吴钩。振衣独上高台望,海色天风散客愁。
阳春月,蜂喧蝶竞芳菲节。芳菲节,风狂雨横,魂消心折。
凤凰台上箫声绝,长洲苑里光阴别。光阴别,有人愁叹,泪珠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