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榭新修道不芜,丰年焉用橘千奴。请教青帝留三月,拟就嫦娥乞一株。
种玉水田飞白鹭,泳珠风槛对沈凫。便难图画犹争看,定是京西一路无。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经史百家书挂眼,唐虞三代事蟠胸。不孤父祖馀良贵,犹累妻儿一素封。
贤者大凡先锄铻,贵人强半晚遭逢。况余先庆未曾报,天意初违后必从。
中秋过了还逢社,寿我亲闱。百里熙熙。尽道平反赖母慈。浏川水阔吾山峻,福禄如斯。禄鬓青眉。子又生孙孙又儿。
合江亭外雨丝丝,地胜难逢似有期。三哲庙深丛桂老,二翁碑古小山奇。
云屯两岸螭头现,江抱孤城燕尾岐。乘兴不辞酬地主,野烟沙树远徵诗。
地极南壖萃物华,竹垣深浅里人家。儿童总解藏私货,父老无繇识县衙。
藜子熟时村酒酽,甜茹茁处野肴嘉。东风不负凫鹥约,白首同归醉海涯。
昨夜来报五参,正值老僧洗脚。起来抖擞精神,末上输他一著。
但惜金兰远,宁知玉树摧。赋留中使问,魂逐大招来。
浩荡心难掩,飘零业未灰。何劳验天意,白首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