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年老强搜奇,来傍吟窗拥被池。明月清风初未觉,白鸥黄鸟旧相知。
水通河汉无多地,凤在梧桐第几枝。好是与民同此乐,丰穰仍值太平时。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斜阳下兰陵,景物澹尘虑。草树竞含滋,夜来河上雨。
涓涓泉乱鸣,霭霭霞初吐。之子渺何在,相思楚天暮。
疏林表远村,微火明前渡。惆怅暮潮生,广陵隔烟雾。
玉钤金印临参井,控蜀通秦四十州。
日下书来望鸿雁,江头花发醉貔貅。
巴滇有马驹空老,林箐无人叶自秋。
能为将军歌此曲,鸣机割锦与缠头。
身没兰闺道日明,郭南寻得旧池亭。诗人愁立暮山碧,
贾客怨离秋草青。四望月沉疑掩镜,两檐花动认收屏。
至今乡里风犹在,借问谁传义女铭。
落日犹命屦,爱此城内山。初携惠连往,寻以长瑜还。
清磬杳蔼外,行人苍翠间。扶酲过邻圃,独树梅花閒。
阅尽衣冠盛事图,三魁同郡古来无。
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
一夜秋声恼井桐,梦回得句寄西风。
诗成却问题诗处,正在东山东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