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勾芒仅岁馀,不知今度老颜无。管人忧喜何如鹊,与世浮沈可奈凫。
拟看笏头花四朵,更栽槐面树三株。若教上番成新竹,须戒人家婢与奴。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一夕心期一种欢,那知疏散负杯盘。尊前数片朝云在,不许冯公子细看。
君到韶如杜到夔,新功不比旧炉锤。
磨砻诗律如韶律,未必知音有仲尼。
秋来哭子正酸辛,又悼通家意更真。寄我尚题前月信,惜君犹是后生身。
江山荏苒年华尽,梦寐分明笑语亲。因与大苏谈旧事,半床风雨两愁人。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到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
五岭行云七泽风,东将入海汎鸿濛。生还却笑征南老,往事空惊塞上翁。
万里归心孤碛雁,廿年春梦五更钟。曲江院里看花伴,物色于今尽不同。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短篷荡漾晴波裹,取次茶深酒薄薄。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
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
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廓暮云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