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履三千两,金椎四十斤。阿谁知狗盗,却解脱田文。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玉宇秋光无一尘,人人共喜桂花新。
看来世态炎凉尽,惟有月明无贵贫。
玄谷长城别有基,要知清净妙无为。玉房坐守金丹熟,记取人间子午时。
直上乱云间,云开见众山。风烟连太末,海色动诸蛮。
俗俭荒田少,时清徼卒闲。建州亲舍在,怅望隔重关。
时辈区区耳尽聋,姓张夫子在关中。孤松节操乖今俗,独凤文章得古风。
至宝却须三献捷,病鸾终看一飞雄。儒家自是诗书将,又况潜心郭令公。
去年寒食雨花台,冉冉春明又客杯。南北天涯萍水合,阴晴风日柳烟开。
高斋罗雀双扉静,塞上鸣笳万骑回。凭槛清吟天莫莫,行藏飘泊野云催。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初晴草蔓缘新笋,
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