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十六

曾伴长杨草诏除,信知长合在中书。暂违紫袖双瞻立,聊伴红裙一饷居。

小子正狂心已醉,老奴犹爱发方梳。故应此战今须解,兵法曾教避不如。

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马瘦行迟自一奇,溪山佳处看无遗。

酒垆强挽人同醉,散去何曾识是谁!

禺山过我坭丸子,分惠医身五品丹。我有医心丹未试,凭君传播到人寰。

巨君窃汉玺,如取鸿毛轻。孟德老且死,不见奸业成。

乃知朝无人,谁惮百公卿。一夫能仗节,介然屹长城。

忠义国所托,安危与之并。吾于文举见,坐折奸邪萌。

谁能搏猛虎,乃用尺箠婴。义气横宇宙,不烦尺寸兵。

悲哉天所坏,一木难扶倾。枭鸾不两立,夫子安得生。

中原竟分裂,三姓鼎足争。当知千载后,高名独峥嵘。

使君定不凡,论友古豪英。作堂追馀烈,岂祇求空名。

废卷屡叹息,孤忠谁发明。玉石痛俱烬,鲸鲵脱诛烹。

嗟余志谬懦,怒发犹冲缨。九原不可作,涕泪徒纵横。

试望许西偏,湖光浸晓烟。

岸痕添宿雨,草色际平田。

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

人闲绿波静,幽鹭插头眠。

纳得郧襄使节归,忽闻新命领留畿。纵令丘壑谁论是,若语岩廊转更非。

一叟徘徊吟竹径,群儿颠倒换萝衣。莫言清切丹阳尹,何似山人傍少微。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

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

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

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

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