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莲步拟搀先,相见从他次数偏。曾学驻颜知药喜,免教渝约问蓍圆。
春风省识非平日,昏雾中看类老年。闻说上林今更好,一如尧禹旧时天。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小集曾因善叙传,西州馀藻复盈编。
中郎久已成枯骨,争奈柯亭十六椽。
西风吹雨夜潇潇,冷烬残香共寂寥。要作秋江篷底睡,正宜窗外有芭蕉。
云外惊心旅雁,草根和我寒虫。落叶打窗似雨,啼乌绕树惊风。
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
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閒却卖花翁。
摇落秋将晚,寒园菊尚花。天风吹断柳,旭日霁清沙。
故国高云气,烟堂暮景斜。谁能更拘束,啸豁是真涯。
矍铄翁徒誇被甲,玄真子自爱衣蓑。昏花安得金篦刮,荒落犹将铁砚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郊鸣寒苦几时和。木鱼差异炎凉者,不鄙柴门夜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