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犹自欲推先,传语诸花莫恨偏。泪眼始看金谷坠,指环寻伴玉箫圆。
此身那复思前事,半面犹应记往年。毕竟得归归甚处,玉楼深在九重天。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壮志随年减,羁愁与夜长。
月高寒晖淡,花坼露丛香。
仕畏谗销骨,归判酒腐肠。
青灯写孤影,相劝尽余觞。
九月霜降公堂成,江侯寄诗求所名。定名揣称事不易,以予朴直言必诚。
百词号呶片语决,十役漫汗一教行。令乎于此有馀裕,堂以效实非无形。
庭罗芳草寒转碧,池有鱼鸟閒不惊。左经右律给啸咏,雨轩风槛含秋声。
今我不乐岁云暮,蟋蟀在堂鸿雁鸣。主人爱客岂有极,助尔美酒长河倾。
短衣匹马五更寒,老雪荒山去路难。为问此行成底事,要携春色下长安。
病中消息恣窥觇,悄揭罗帏按玉纤。平日未容亲近处,今朝不道尽无嫌。
攒簇千峰一嶂开,乾坤间气此胚胎。百灵受职环真宅,五纬回光拱夜台。
鲁国共悲祠庙毁,闽关不见子孙来。干戈未息诸生老,独抱遗书咏七哀。
粉壁通莲径,扁舟到不迷。苇声过枕上,湖色满窗西。
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