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皇赋上瑞,来宁黄屋忧。
下令走百神,大云庇九丘。
风声将仁气,艳艳生瓦沟。
寒花舞零乱,表里照皇州。
千门委圭璧,晓日不肯收。
元年冬无泽,穴处长螟蟊。
两宫初旰食,补衮献良筹。
有道四夷守,无征万邦休。
耆年秉国论,泾渭极分流。
辍耒入班品,逸民尽归周。
股肱共一体,间不容戈矛。
人材如金玉,同美异刚柔。
正须众贤和,乃可疏共吺。
改弦张敝法,病十九已瘳。
王指要不匿,蚀非日月羞。
桑林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天意果然得,玄功与吾谋。
此物有嘉德,占年在麦秋。
近臣知天喜,玉色动冕旒。
儒馆无他事,作诗配崇丘。
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
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铁骑千君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