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晓色寒。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景福寺题》)
感君寄吴笺,笺上双飞鹊。
但效鹊双飞,不效吴笺薄。
共道勺湖好,烟波五月凉。水花跳白雨,寺柳覆红墙。
菱渚鸟声乱,荷风人语香。晚天鱼笛起,击楫咏沧浪。
诗成椽笔一何工,元有英声妙洛中。
已是少师扶日手,更看公子钓鳌风。
书云宝策师新瑞,脱木香山堕晚红。
经济通才犹补外,与骑星鹤问圆穹。
胡尘不到洞中天,蝶茧为衣酒有田。寻得名山解偕隐,葛家夫妇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