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府归吾庐,静然安且逸。更无客干谒,时有僧问疾。
家僮十馀人,枥马三四匹。慵发经旬卧,兴来连日出。
出游爱何处,嵩碧伊瑟瑟。况有清和天,正当疏散日。
身闲自为贵,何必居荣秩。心足即非贫,岂唯金满室。
吾观权势者,苦以身徇物。炙手外炎炎,履冰中栗栗。
朝饥口忘味,夕惕心忧失。但有富贵名,而无富贵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五十辞官六十来,老怀长向酒中开。春深紫蕨盈筐采,雨后芳兰绕径栽。
讲诵诗书儿满眼,品题风月稿成堆。细观身外浑閒事,一枕方床日几回。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偶凭窗扉从落照,
不眠风雪到残更。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如许元规尘污人,能来暂对共悲辛。奔车未必无尼父,中坐何曾见伯仁。
隐几市声消晚日,穿廊禅客动比邻。看君玉貌平原客,心胆轮囷岂帝秦。
紫华阳巾白羽衣,幼辞家舍入岩扉。灵书注就参同契,绝字修成杜德机。
著屐看松逢伴少,荷锄栽果到城稀。萧萧落叶空山夜,独礼寒星待鹤归。
海棠袅袅弄胭脂,雨入枝头睡正宜。
最是高人有遗恨,杜陵因甚却无诗。
晋王前殿贺平陈,从此江南雨露均。
四百年间重混一,谁知江令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