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江岸,千甘二顷园。青云羞叶密,白雪避花繁。
结子随边使,开筒近至尊。后于桃李熟,终得献金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楼外青山半夕阳,寒鸦翻墨点林霜。平沙细草三千里,一笛西风人断肠。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起来不梳头,冒冷弄冰雪。侬手原不寒,郎心为谁热。
偶尔行坰野,何曾载酒觞。
草长难望远,树密易寻凉。
月子闻吴唱,渔翁爱楚狂。
还听路人说,□□□□□。
青松翠竹碧沙头,草屋荒塘事事幽。时有道人来挹袖,也应题作小浮丘。
闻说溪流涨,看来势渐停。云笼山际白,水没野畦青。
旱久知天悔,祠多诧佛灵。老农忧雨过,四望尚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