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先生德量万顷波,挠之不浊无湍激。
文章亦如万斛泉,酌之不竭何悭惜。
沧浪亭下把钓竿,双笔堂前看苍璧。
时逢问字客及门,倒屣不要人扶出。
饮酣戏索乌栏书,吟罢笑拈麟脯擘。
一诗直万欢林金,衙官坡谷奴刘石。
得者须熏玉蕤香,览而玩这痊百疾。
堂堂元帅坐词坛,余子谁堪承羽檄。
许侯端是忘年交,具眼郎然为赏识。
云岫诗卷盈锦囊,自欣邂逅有胜特。
先生筋力似裴公,侯比香山才更逸。
凉台燠馆富唱酬,如见古人今之夕。
斐然小子谩成章,所美信美安敢溢。
有来珍翰费吹嘘,展阅再三感千百。
当偕巨帙什袭藏,寒谷先期有春色。
新年更拟打作碑,荐福莫教雷霹雳。
春雨何冥冥,浮云互相逾。童童蔽长路,车马不得驱。
故人在西南,高视综群书。《阳春》一以奏,《下里》徒纷如。
伊余苦俗累,悠悠怅离居。弃置宁不伤,何以荣薄躯。
仰视高飞鸿,安能与之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