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载酒年年,人间恨,沦落天涯何处。争知行乐耳,有银屏紫袖,便须同住。
织锦封鱼,吹箫引凤,况是深情相顾。南国长消受,记偎红拥翠,此生轻负。
更年少轩昂,风流才艺,任教天妒。
芳时容易度。频搔首,点点飞红雨。谁信道,温柔已矣,冷落如斯,梦儿中,都无凭据。
旧地闻歌舞。难禁得,英雄末路。问重见,销魂否。三生杜牧,准拟佳期休误。
料应等闲心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