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垂虹一抹跨晴江,好解帆绳系矮椿。
水浸碧天天浸月,只消推起小篷窗。
男儿劲正气,期谷展经纶。
场屋求程艺,山林多隐人。
学优宜必仕,道在不妨贫。
快举摩霄翮,联翩立要津。
美哉江上亭,乐矣泉中水。挹泉识亭名,定心亦泉理。
涓涓靡晦明,混混无终始。静定蓄天光,畴能测兹泛。
野猿啼向人,老衲卧隐几。至人独冥会,对此屡徙倚。
未论涤尘嚣,酌之等石髓。云何柴桑诗,乐饥忘此止。
我诵泉亭篇,惕然悟深旨。长歌震林木,大啸惊鸟起。
安得定心者,来共挹崖泚。
太极齐元始,三光并照临。勤劳忧国念,恻怛爱民心。
玄鸟歌殷母,思齐咏太任。两朝难俪美,万古播徽音。
宿雾弥平野,初阳散曲池。不殊南荡兴,待补辋川诗。
得所知鱼乐,偷生慰尔私。偶然栖隐迹,还魁鹿门期。
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红尘不易收。
未许相如还蜀道,空教何逊在扬州。
又惊白酒催黄菊,尚喜朱颜映黑头。
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应未厌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