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开岁风光,凤柱莺簧。乐馀年笔阵茶枪。朱颜白发,共赴欢场。
似石嵯峨、梅挺健、柏清刚。
迎春杖履,盛世文章。沐东风永庆倘佯。融融嘉话,此夜偏长。
是心花红、钢花灿、稻花香。
扶桑濯足已多年,忽梦乘槎到日边。慰母昔闻毛义檄,赠君今授绕朝鞭。
河山感慨新亭泪,风雨凄凉宝剑篇。翘首嵩云天万里,归秦梅鹤举家仙。
公义私情两不偏,分明去就事争传。未忘宗悫乘风志,犹忆兰成射策年。
北望中原悲逐鹿,西瞻浪泊感飞鸢。虬髯肯向扶馀老,棋弈长安一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