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
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读书轮何知,问羊马何与。
二理仍两心,终无研究处。
岂有青藜照石渠,谈经刘向竟何如。神仙不喜琅嬛字,错写天官玉叶书。
西施舌好味嫌腥,新剥鸡头肉比馨。一种妙莲花气息,是曾亲口授心经。
每怀文学掾,绝类玉堂仙。家有双峰记,书经五世传。
风摇秋案烛,露洗晓池莲。古卷存庐舍,无时不诵弦。
仙人破腊冲寒起。正索笑、多清思。一枝冷淡报春回,瘦影横斜临水。
初调琴轸,弹成三弄,谁识千金意。
小心数点藏天地。恁都感、相思泪。西湖占断好春光,惟有林逋独倚。
疏帘淡月,与花同梦,终古柔情寄。
一从禁苑别花塼,四度山城自作年。愁里椒盘双泪落,坐中岁酒几人先。
此心不动吾何敢,老去知非理固然。白发无儿何足道,且收见在斗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