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琅玕挺碧梅舒白,岁暮相依傲残雪。一双灵鹊何处来,枝头似报春消息。
良工画笔妙入神,写生一一皆逼真。半幅霜纨才尺许,无限风光照眼新。
问君兹图何自得,先公育材有遗泽。灵襟元不受纤尘,诸生献此旌衷臆。
呜呼兹图百世宜珍藏,大训天球端可方。
性癖宜山野。任嬉游、烟浓日淡,殢留花下。节到黄鹂枝头语,千万蛾眉齐嫁。
馀一种、胭脂重画。生长唐宫风流态,远驮来、玉砌须娇马。
花有恨,倩君写。
君家已结桑麻社。为高朋、差排蛱蝶,草堂开也。冰濯诗囊无阿堵,堆积红香成榭。
泛绿蚁、兰膏终夜。急雨惊吹檐前铁,叹春光、将谢无知者。
一醉罢,且休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