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野老生涯足自宽,坐来秋草日凋残。雨中落果童先觉,灯下鸣螀妇起叹。
涧水恰供粳稻熟,松风偏与缚茅寒。蘧庐信宿犹余事,得句频来石上刊。
近来禅子好长句,才写短句便不喜。句有短长理则一,何故于中分彼此。
长者不知长几何,短者不知短几许?若能直下究根源,长短皆由妄心起。
阿呵呵,罗罗哩。须弥为笔虚空纸,写出赠行一句子。
此去从君较短长,莫教打失自家底。
文草杯棬在,清明分外愁。白云随眼到,红泪入肝流。
世上无长梦,谁终免一丘。赤松吾欲访,还恐涉虚浮。
迟暮固多感,况此岁峥嵘。霜霰忽已集,夜闻络纬鸣。
青灯不解语,依依有馀情。铜瓶煮寒泉,中作笙箫声。
沈忧能伤人,一夕白发生。蓬莱渺云海,金丹几时成。
一肩行李惟书剑,北上神州道路长。迤
宿雨轻飘洒。少年时、追欢记节,同人于野。老去登临无脚力,徙倚屋东篱榭。但极目、海山如画。千古惟传吹帽汉,大将军、野马尘埃也。须彩笔,为陶写。鹤归旧里空悲咤。叹原头、累累高冢,洛英凋谢。留得香山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怅谁伴、先生情话。樽有葡萄簪有菊,西凉州、不似东篱下。休唤醒,利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