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周室东迁孔子生,宋家南渡朱子出。天生贤圣岂偶然,扶植纲常在删述。
鹅湖书院傍铅山,二陆东莱皆特立。晦翁大会鹅湖前,至今议论昭奎壁。
义利堂堂判两途,毫釐之差分舜蹠。德性工夫归执中,学问兼该务精一。
初若夷尹各一家,卒宗博约共亲密。所以有宗崇儒流,日以文宗表其额。
我昔闻名深慕之,平生愿游今始获。徘徊荒址认残碑,惟见鹅湖寺门辟。
始知异教善惑人,斯道寥寥成叹息。安得佛老尽销除,世宗孔氏无回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