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槛曲通云,溪流鉴月,相思不隔重城。匡床散发,坐久人意忪惺。
一觉绿阴雨过,夜光如水簟如冰。招凉处,圃亭似旧,换了虫声。
因羡赋归最早,解绣衣林下,野趣旋清。莳花种术,老去何限关情。
莫是倦谭世事,眼前螳雀几堪惊。文游近、甚时折柬,重斗吟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