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
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
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後者而鞭之。
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
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嵩州昔有萧将军,读书学剑天下闻。南随龙马渡江去,尚有孤琴传子孙。
孤琴云是唐人斲,昔日军中自行乐。至今犹存杀伐声,一鼓哀风振寥廓。
将军之孙才且良,文能作赋武蹶张。秦皇城下饮白马,祁连山中射白狼。
时平好文不好武,抱琴却叹儒衣误。昭王台上看青春,彭郎矶头梦归路。
日长史馆幽且閒,正冠拂琴为我弹。京城六月日如火,霜钟半夜鸣空山。
南风自有虞廷操,可惜同心不同调。捐琴决眼望青天,今日天门有新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