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
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
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
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烟通杳霭气,月透玲珑光。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乃知前古人,言事颇谙详。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臧谷亡羊等是痴,塞翁失马浪成悲。
本非真鹿梦何淮,未必无钓且迟。
蛟龙暂与蚖蛇肆,鸿鹄那教燕雀知。
暮四朝三狙莫怒,会看挟乙走狐狸。
四山凝碧一江横,读书唐碑万感生。
却想老仙明月夜,度香桥下听溪声。
千片恼吴花,接叶莺调语。睡烬明窗一穗烟,梦响长廊雨。
愁著倚阑时,歌断临觞侣。自惜流光辗转看,泪湿弥天絮。
梧桐坠露悲先朽,松桂凌霜倚后枯。
不是世间长在物,暂分贞脆竟何殊。
全淮控制列城遥,尚想青春虎豹骄。一日江山走珠玉,万家灯火沸笙箫。
喜逢才俊登文署,好颂升平答圣朝。芍药琼花儿女事,可缘风月逗华镳。
非农非吏本同尘,胸次何时不是春。
户外松筠随意好,山中风景逐时新。
择乡幸喜仁为里,省已深惭德有邻,
事契姻联非一日,向来俱是异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