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庐陵童子谓姓李,临川童子谓姓王。
二子读书选德殿,气吐虹蜺口翻浆。
六经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对首肯去目送,青衫黄牒恩异常。
江西得此二童子,后生气倍声名场。
前闻但有晏元献,今继者谁其欧阳。
身躯眇小胆气大,齿发幼艾言语苍。
况能大书开龙蛇,一字欲作千尺强。
明年试罢春昼长,低头拾官回未忙。
马蹄轻踏百草香,莺花助喜酒助狂。
长裾短刺倾侯王,早著归鞭荣故乡,
我其俟之螺水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