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蹇步属时叹,睽违苦多戚。偶寄越城隅,颇喜得幽寂。
炎夏天象明,群山皎如涤。况有文献友,同心不离逖。
虽无鼎俎盛,斗酒聊相觅。登楼望禹穴,慷慨生感激。
玄珠沦赤水,金简不可觌。崩腾六合内,惨淡多羽檄。
天弧弛虚壳,封豕逃砧锧。惟见野田中,白骨杂瓦砾。
忧来歌一曲,客泪再三滴。晚风吹晴霞,海色映石壁。
展诗肆遐眺,严令困勍敌。诸公俱凤麟,愧我独樗栎。
危途知骥騄,勉旃树功绩。无然学儿女,怆恨山阳笛。